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

看診小記20241009

 #看診小記

那日看完10年不見的病人不久,也看了另一位近期回歸的W小姐。
跟W小姐的重逢有點尷尬。
周五小夜班的急診室,W小姐在同事陪伴下,拿著友院的轉診單前來,轉診單上面寫著情緒低落、焦慮,自殺想法及建議住院治療。W小姐坐在對面,神情緊繃,對於友院醫師的住院建議十分抗拒,希望能開一張建議在家休養越長越好的診斷書,讓她跟公司請假就好。
同事補充W小姐最近調整工作岡位,工作性質跟應對的對象差異很大,主管跟同事們都覺得W小姐的表現非常好,也非常認真,但事實上W小姐卻對自己的表現感到不滿意,總覺得不夠順手、應對不夠好,她開始對上班感到壓力,整夜睡不著,到要跨進公司的門就恐懼到不行,今天下午在公司情緒崩潰,坐在地上大哭,主管才委託同事陪她就醫,先陪她去了長期看診的友院,再轉到本院的急診室來。
會談時,詢及W小姐多年前曾到本院就醫一次,之後因為藥物副作用太嚴重而改到他處就診。—— 尷尬的來了,多年前的初診就是本人看的,當年也只開了抗憂鬱藥物跟抗焦慮藥各一顆,而她說吃了讓她雙腳發抖、無法走路的副作用也從未在其他使用的病人身上聽聞,而和她近期的處方相比,更是小巫見大巫⋯⋯當下本人沒做反應,假裝不知道事主就是自己,也不知道人家是否一眼認出😭
將病史跟病情變化理清,評估自殺風險,然後和她討論可行的處理方式,開診斷書當然是不行的,住院她不要,也未到強制住院的程度,建議她先用特休假在家休息,我先幫她調整藥物,三天後回門診繼續就醫。來回處理了2小時左右,她跟同事離開急診室,而為了避免尷尬,當然也不幫她預約週一的門診了。
隔週一門診,W小姐以多年未回的初診又回到我的門診,這次也不能假裝沒見過了,除了病情變化的評估跟治療的調整之外,討論她對自己跟生活的期待、如何放自己一馬,還有遇到問題時不要先想逃跑,而是先弄清楚狀況,就像初診時覺得醫師開錯藥,就該回頭找醫師弄清楚怎麼會這樣⋯⋯當然還有許多藥物衛教。
二個多月來,W小姐順利回到工作,睡得好,開得起玩笑,雖然對生活的變動仍有點焦慮,但都還在可控範圍。
所有心情:
Zong SeKiong、Hsing Yu Hsu和其他73人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