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2月11日 星期四

看診小記20140514

 所謂的憂鬱症,其實是個異質又複雜的臨床狀態。舉例來說:

----
某A正值盛年,因為工傷導致右手功能減損,不可能再從事原先擅長的工作,因此變得工作不順利、心情不好、自怨自艾的狀態。他在前一家醫院看了一年多,因為沒有改善而跑來我的門診。仔細的詢問後發現,他離開前位醫師的原因,是因為跟那位醫師吵架,理由之一是醫半天也沒把他「醫好」。
於是我在「破題」時就告訴他,精神及藥物治療不可能讓他回到沒受傷前的狀態,誠然手功能的減損是重大的打擊,對個人的影響也很大,但若自己不嘗試去調整對工作的期待、嘗試新的工作內容,持續的沈溺在「失去」的狀態,那無論醫師換多少藥,也不會好。
最近,他終於嘗試去工作了,好處之一是至少有點收入,其他的就且戰且走。
----
某B是離婚的中年女性,因為失眠及憂鬱情緒來看診。她的情緒和睡眠始終好好壞壞,似乎跟藥物的種類跟劑量也沒啥關係,她談話的內容表淺,莫約就是吃藥後睡眠跟情緒的改變。某日,她再度跟我抱怨吃藥沒效時,我開玩笑的說:好像沒藥可換了,你要不要說說看最近發生什麼事,為什麼以前有用的藥會突然失效?她才說起對已婚男友的佔有欲跟不甘心日增,連帶著睡眠跟心情都受影響的情形......
看吧!這哪裡是治療沒有效?這根本是錯誤的治療期待。然後,就不用調藥了,我只能繼續聽著愛上不該愛的男人之鬼打牆迴旋曲,希望可以有療效啊!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