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2月2日 星期五

陪病記

10月中的某個週末,爸爸問起媽媽身體異狀的問題,然後就開始連串的醫院行程。最初在中部的某醫學中心就斷有點嚇人,短時間要調適實有困難,於是又去了台北長庚尋求第2意見。長庚醫師看的速度很慢,掛上午41號差不多下午1點才看到,中間乾脆帶爸媽去隔壁的星巴巴喝咖啡,等輪序差不多到了才回。醫師很有耐心,對於前家醫院病理報告作了更多的說明跟詮釋,說了可能的治療方式及前位醫師為何會做這麼radical的建議,而不是現在主流的保守治療。約了當天下午3點做超音波,到場時後檢區滿滿的人,我們又等了1個多小時,我跟媽說醫師很辛苦,早上看門到現在也沒休息,不要去造成別人的困擾。只是病人跟家屬也是很辛苦的啊!
接下來幾次密集的門、檢查及治療,造就了上個月把高鐵當捷運搭的結果。上週日媽媽終於住院準備開刀,家裡只剩72歲的爸爸能夠陪著住院,我們擔心他的身體跟大老爺的習慣難以負擔,跟醫院申請了看護,沒想到看護是有錢也請不到,爸爸展現韌性在陪病床躺了3天,聽說第1天還睡到抽筋這樣。
我覺得夫妻相處是一件很奇妙的事,早年爸媽的互動實在有點可怕,說了也不會有人信。不過週日那天下午在病房,爸爸從「他自己打包」(非常罕見)的背包裡,拿出媽媽平日吃的藥物,然後媽媽從自己的提袋裡,拿出爸爸喝茶要用的鋼杯跟茶葉時,我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,短暫有種自己老了病了該怎麼辦的感觸。不過算了,來預約可以幫我推輪椅的看護好了。
媽媽目前開完刀出院,沒有大礙,只要我每天回家幫忙換藥到拔引流管就好。三餐由老爺子張羅,出院當晚晚餐老爺子幫忙買了3個便當,我的便當裡有二種苦瓜,清炒綠苦瓜跟豆豉苦瓜,不管哪一種我都不吃。爸爸才知道他的最愛不是每個人都愛的,父女感覺沒有很熟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