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女士,60多歲,不是規則追蹤的患者,也沒有固定看診的醫師,一週前她間隔數月後回診,拿了七天藥,也沒回原醫師門診,一進診間就不斷抱怨。
Y:我不要吃顧腦的藥,拜託妳開憂鬱症的藥給我,我每天都想不開啦⋯⋯
我:(看著她漠然的表情,感覺不到憂鬱),所以上次的藥吃了狀況如何?
Y:就沒用啊!只有好睡一點,我的心情還是很不好,就每天都想死。
我:每天都在做什麼?會莫名其妙的掉淚嗎?
Y:每天都躺在床上不想動、也不想吃飯,今天早上我知道要回診,但我就起不來
以下會談內容省略數百字,確認憂鬱情緒存在,澄清過去病情,曾經有過躁症發作,欸,這個可不是單純的抗憂鬱劑就可以的。
然後又繼續進行疾病衛教,然後Y小姐仍然像壞掉的唱機,堅持抗憂鬱劑就好,然後開藥要開一個月(?),哇勒,很久沒吃藥、天天想自殺、病程複雜⋯⋯知不知道那些是強醫所難啊!
我:你有想過要用什麼方式自殺嗎?
Y:嗯⋯⋯想說吞藥還是碳燒,我也不知道
我:碳燒?(心慌到燒炭變碳燒了,要有耐心,深呼吸😮💨)藥物我做了調整,二週後回診,我會通報社會局,請他們過去看看妳。
有些時候,看診怎麼都不順,尤其遇到像在餐廳點菜,然後什麼症狀都不說,也不知道哪裡來的自信。然後就要耐著性子、深呼吸⋯⋯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