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件事情是怎麼開始的呢?思前想後也就是那個時候是最劇烈的轉變了,而無論如何是再也找不回來那個容易熱血沸騰,喜歡大聲爭辯意識型態的自己。不見了嗎?其實我也很想知道。
2004年,從電視裡看到連先生說出不接受選舉結果的話時,足足有幾分鐘說不出話來,無法理解這種的言語會從德高望重的總統候選人嘴裡說出來,接下來幾天的電視節目連續播放著各地抗爭的場面,民意代表率眾衝撞地方法院,煽動鼓舞群眾的情緒,及緊接著長期的靜坐抗議等等,倘若只是電視的八卦連續劇,也就罷了。然而當身邊的朋友、親人也因此反目、爭吵、相互責難時,真是難忍的心痛。我看著、我想著有什麼道理是必須將人用顏色區隔開來的?難道支持某個政黨,就表示無異議接受該政黨的所有作為、要為他們背書嗎?如果是這樣,跟一言堂有什麼二樣?所謂的支持、表態,也不過是應聲蟲的所作所為,有特別值得說嘴的嗎?
越來越難忍受每逢選舉必然炒做的族群議題,不知道是不是腸思枯竭,想不出其他的競選文宣。而平時相安無事的眾人,開始壁壘分明起來,真是荒謬至極。平時不用的侮辱性語彙,剎那間也突然多了起來,有沒有搞錯啊?真有那麼深沈大恨嗎?挖掘過往歷史的真實,究竟是要記取歷史的教訓,還是要擴大彼此的距離?著實搞不懂。而看著電子媒體上集結的紅衣人,也有著類似的疑惑,紅衣跟非紅衣是否也意味著截然不同的立場,讀到有人說著在場的感動時,忍不住渾身雞皮疙瘩冒出來,這句話的受詞是什麼?如果可以,能清楚的以『我因為??而非常感動』的句型表達嗎?如果沒辦法很清楚的說出原因,僅只是因為『在場』而感動,其實是很虛無危險的狀況,緊接著的即是情緒的消耗及透支。支持者是在自由意志驅使下到場,反之亦然。我疑惑著穿不穿紅衣的重要性,及背後隱藏的意涵。還有將世界劃分成紅與非紅,或是紅藍綠,這樣簡化的思考方式,是不是可以解決比較多的問題?
所以,現在的我搞不清楚自己的顏色。喜歡紅色衣服,因為可以讓自己氣色好;喜歡綠色,因為怕自己眼睛瞎掉,多看綠色可以保護眼睛;喜歡藍色,因為我熱愛自由;喜歡橘黃色的燈光,因為感覺很溫暖;喜歡銀灰色的車,因為可以一個月不洗也不顯髒。我不喜歡有人拿顏色、我的祖先是哪裡人來大做文章,強要消耗我的情感、企圖使我目盲,然後拿走他想要的東西便轉身離去。我忍不住要用小人之心這麼想,因為大多數的故事都是這麼演的,我不要重蹈覆轍。
所以,我停在這裡,思考。
延伸閱讀:
豆腐魚聽自言自語:誰才是法西斯
後記:
延伸閱讀這篇文章,轉貼了德國留學生白麟跟施明德的女兒寫給他的信,在討論區的部分,白麟的文章引起大部分的討論,爭論點在於將紅衣人類比成法西斯的不恰當。這篇是我較有感觸的文章,主要的原因是用顏色、服飾、標誌做為人群的區分,特別是具有爭議性的群眾運動上,不論是否發生衝突事件,對非參與者的潛在性的心理威脅仍是存在的。不論原始動機為何,傳達活動的意念或是群體力量的展現,隱隱然還是有區分『你我』的意識,因此我贊成在群眾運動中『去制服化』的主張。
至於將紅衣類比成法西斯這個爭議,倒是完全沒有這個念頭。在我看來,這樣的類比太過抬舉主事者,事件終了也看不到相當的氣候,根本連說都懶得說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